大豆榨油机械是一系列复杂高效的设备组合,主要用于高效提取大豆中的油脂。这些设备包括预处理阶段的清理筛、破碎机、软化机等,共同保证原料的纯度和适用性。压榨阶段是核心,榨油机通过机械力将大豆中的油脂压榨出来,形成初榨油。为了提高油品的质量,还需要脱胶、脱酸、脱色、脱臭等系统的精炼设备,以去除油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。整条生产线还配有输送、油水分离、蒸发、冷却、灌装等辅助设备,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油品的最终质量。这些设备的高效运行使大豆榨油过程更加自动化和规模化,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食用油的需求。
大豆油的提取工艺主要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压榨法和浸出法,下面就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:
1.压制方法
压榨法是通过物理压榨的方式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方法,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:
预处理:首先将原料大豆清洗干净,去除杂质和坏果。然后通过破碎机将大豆破碎成更小的颗粒,以增加其表面积,方便后续压榨时油的流出。接下来可能需要软化、胚乳滚压等工序,使大豆颗粒更易于压榨。
压榨:经过预处理的大豆被送入榨油机进行压榨,榨油机通过机械力将大豆中的油压榨出来,常见的榨油机有螺旋榨油机和液压榨油机。压榨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,因此毛油品质高,色香味完整,保留了大豆中的各种营养成分,营养价值高。但压榨方式出油率较低,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灵活,可根据生产规模、预算、场地大小配置不同的生产线解决方案,适用于中小型食用油加工厂。
2. 提取方法
浸出法是利用化学溶剂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方法,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:
预处理:与压榨法类似,大豆首先要经过清理、粉碎等预处理,但提取法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软化、揉搓等工序,以提高提取效率。
浸出:将预处理后的豆饼送入浸出设备,用溶剂(如正己烷)充分与豆饼结合,将油脂浸出,形成混合油。然后利用溶剂与油脂的沸点不同,通过蒸发、汽提等工序将溶剂与油脂分离,得到浸出大豆油。浸出法出油率较高,且由于溶剂能将油脂从大豆细胞中萃取出来,油脂提取得较为彻底。但毛油中可能含有溶剂残留,因此所需的精炼条件比压榨油更为严格。
精炼:为提高油品质量,保证食用油安全,延长油品储存时间,榨出的大豆油需进行精炼。精炼工艺包括脱胶、脱酸、脱水、脱色、脱臭、脱蜡等工序,去除油中的杂质及不良成分,提高油品的纯度和稳定性。精炼后的榨出大豆油杂质少,纯度高,烟点高,适合高温蒸煮。
概括
压榨法和浸出法各有优缺点,压榨法保留了大豆中的营养成分,但出油率低;浸出法出油率高,但可能影响油的纯度和风味。实际生产中,可根据生产规模、产品质量要求、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浸出工艺。无论采用哪种工艺,都需要进行精制,以提高油的品质。
大豆榨油机械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大豆及类似油料作物
大豆:作为最常见的榨油作物,大豆榨油机可以高效地提取大豆油。这些机器可以处理不同品种和品质的大豆,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。
大豆:大豆与黄豆类似,含油量也较低,但大豆榨油机也适用于大豆油的提取过程。提取前,大豆可能需要通过清洗和干燥进行预处理。
2. 其他油料作物
大豆榨油机械不仅限于大豆和黄豆,还可以用于榨取多种其他油料作物。例如,菜籽、棉籽、花生、亚麻籽、棕榈、椰子壳、橄榄果、蓖麻、芝麻、葵花籽、米糠、玉米胚芽、核桃、杏仁、月见草、茶籽、松子等油料作物,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和调节,都可以在大豆榨油机械上进行榨取。
3. 自动化和多功能性
现代大豆榨油机械往往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,如对加热、榨油、过滤等工序进行自动控制,简化了操作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该系列机器还具有多功能性,可根据不同油料作物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,以达到最佳的压榨效果。
4. 工业生产和小型榨油厂
大豆榨油机械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生产环境,对于大型油厂来说,可以选择大型高效的榨油设备,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;而对于小型油厂或者家庭作坊来说,也有适合其规模的小型榨油机。
5. 副产品加工
在大豆油的提取过程中,还会产生一些豆粕等副产品,这些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很高,可以用于食品、医药、美容、饲料等多个行业,因此大豆油提取机械不但可以提取油脂,还为副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便利。
综上所述,大豆榨油机械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,不仅仅局限于大豆、黄豆等油料作物,还可以用于很多其他油料作物的榨油过程。同时这些机械还具备自动化、多功能化的特点,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生产环境的需求。